地理 复习方案
前几年,为了保证地理、生物学科的教学水平,大家徐州区域地理、生物课程列入初三中考科目,而这两门课程在初二就已学完,到初三学校还需要安排肯定的课时时间用来复习,大大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和学校的教学任务,还影响到初三的其他学科的教学水平。因此,徐州区域的地理、生物中考就安排在初二结业时进行,并将成绩记入到初三中考总分。一方面保证了这两门课程的教学水平,其次减轻了学生在初三的学习负担和学校的教学安排的重压。这种变化需要广大地理、生物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准时调整复习方案,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在初二教学过程中拟定了以下方案,供同行们参考:
1、 常识积累,分散安排
常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常识的反映。万丈高楼平地起,没厚实的入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尤如空中楼阁,因此,需要需要学生练好基本功。在初二下学期初,制定复习计划时,就要依据考试概要需要和学生实质,按周分配要点的复习任务。譬如世界海陆分布、世界主要气候、主要国家、中国省级行政区、中国地形河流等识记常识,进行统筹安排,分散完成。在引导学生积累要点的办法和形式上也可灵活多变,如采取竞赛、游戏等,或每节课课前固定两三分钟用来抽查,或巩固练习,如此化整为零,逐个击破,学生平常就把需要的常识学会了,到总复习时就可轻装上阵,所用常识手到擒来,水到渠成。
2、 精细点拨 确保高效
学生所积累的地理常识、技能和规律是零散片面的,缺少完整性和系统性。对某些地理规律还认识不透,一些地理技能还没完全学会,教师要准时对所学常识体系、基本技能和原理规律作出总结,如技能方面怎么分辨各类型型的地图和地理统计图表,怎么样从各种资料中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优化信息,怎么样比较剖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怎么样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明确、逻辑严密的表述等等,学生复习效率的高低、学生能力增长的快慢重点在于教师的金指点拨。教师的点拨是不是到位,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驾驭能力和对学生实质水平的把握。需要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范围,摸清学生的家底,拟定切实可行的复习指导手段。
3、 讲练结合 能力迁移
地理学科的练习特别强调地理图形读、填、绘、记,要掌握把地理科学的基本现象、规律、原理落实到图形上,通过常常的图形复习,达到地理常识的巩固积累,完成常识的积沙成塔,厚积薄发。在做训练时切忌仅仅满足于常识答案,更要紧的是学会办法,融汇贯通。考生在头脑中积累了适量的素材后,才能对问题剖析得深入透彻,下笔时才能做到胸中有文,诉诸笔端。
在地理复习过程中,学生的读图能力、信息的采集整理能力和综合剖析能力的形成,单靠学生的机械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只能是一种低层次的反复,只有通过教师的精讲指导与学生的训练相结合,这种能力才能在学生脑海里升华而形成,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要掌握深思和感悟,擅长概括。因为初二复习时间紧迫,教师在设计例题和练习训练时,把握三点:一是题量适中,每节课后的训练尽可能在30分钟左右做完;二是例题要典型,可以体现常识重点,有思维价值;三是困难程度适合;通过甄选例题,借助变式,以一当十,达到事半功倍。如在等高线地形图复习教学时,我设计了如此的例题: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右图中小清河流向的方向是___________;
大青山主峰和小青山主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
AB一线和CD一线和E处的地形分别是:AB_______,CD_______,E _____;
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质水平距离为_________米。
大清河与小清河在图中河段水流较急的是 。
假如坐落于国内江南,该区域合适种植
图中经过两山顶所在直线AB的地形剖面可能是下面四图中的
这一例题包括了地图上的距离量算、方向判断、地形判读、等高线特点、地形气候对农业的影响等,几乎含概了所有有关等高线的常识、能力需要,起到了典型示范用途。
4、 合作交流 智慧共享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经过几年的学习体验,各自形成了各有所长的学习方法和办法。有经验的地理教师擅长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达成智慧共享,因为这类办法和方法来自学生自己的实践,学生之间更有借鉴价值。也更容易学会。同时,一个学生的经验被别人认同,也是一种荣耀,就会产生收获感,对他的学习会起到加速器有哪些用途。如在记忆国内省级行政区名字和地方时,一个学生把长江中下游区域的六省一市,概括为很6+1并把这里的六个省简记为两湖三江绕安徽在娱乐中轻松愉快地记住了这几个省区的名字和地方。本是枯燥难学的内容,在这里变的生动有趣了。所以,教师在指导复习时,应尽量地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5、 透视规律,从容应付
伴随地理新课程的进行, 变化的引导,近几年的中考出现很多新题型,每年都有新创。教师在指导学生见识一些新题型的同时,要着力透析每一个题型背后考查的能力点,然后围绕这类能力点设置各种练习,抓住问题的本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现在年的地理中考试试题:依据图示信息完成下面两题
图中的河流大致流向是:
A.由东向西流动 B.由南向北流动
C.由西北流向东南 D.由东南流向西北
甲地的地形种类最可能是: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丘陵
这两题就是来自 的改编题,尽管图中等高线只有一条,但依据河流地方、等高线的弯曲特征及指向标,已经足够看出山谷部位的河流流向,进而得出甲地的海拔在200米以下。
6、 把握趋势,随风而舞
中考具备最强的地方特点,各地的命题范围、命题需要、命题习惯不尽相同,特别是乡土地理内容差异更大,地理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中,要认真研究当地的中考说明,把握住当地考试试题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同时借鉴其它区域的命题种类和高考考试命题的新变化。撰写复习练习要与时俱进,关注时事热门,联系现实生活,教会学生用所学常识和技能解决实质问题。让学生在中考时达到从容面对,游刃有余。
解题办法复习指导
地理解题思路复习指导